Insight 数据库/医药资讯/​2023 APRL | 对话易慕峰孙敏敏:「化实体瘤为血液瘤」,聚焦细胞治疗难点痛点,CAR-T 临床放量未来可期

​2023 APRL | 对话易慕峰孙敏敏:「化实体瘤为血液瘤」,聚焦细胞治疗难点痛点,CAR-T 临床放量未来可期

2023-09-05 20:12:28本文来源: Insight数据库
亚洲地区聚焦药物研发主题的高端战略峰会—第十二届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APRL)于 2023 年 8 月 24-25 日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以患者为中心,创新赋能临床」,汇聚 90+医药研发领袖、1000+行业同仁共聚上海,共商「让药物研发回归创新本源、推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创新、让创新真正赋能临床」之大计。
在 2023APRL 峰会进行期间,士研咨询联合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与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慕峰」)创始人、董事长&CEO 孙敏敏,围绕「CAR-T 治疗实体瘤面临的挑战」、「化实体瘤为血液瘤的研发治疗策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对话和交流。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时至今日,「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已经举办到第十二届了。您对这一行业盛会的印象如何?您对本次大会有什么期望?
孙敏敏:我认为「亚洲医药研发领袖峰会」是一个很棒的交流平台。纵向方面,今天的制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抗体、双抗、ADC、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细分赛道层出不穷,非常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供业内同行进行深度交流。
横向方面,峰会也提供了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比如细胞治疗与抗体联用,与小分子联用、mRNA 与 CAR-T 的联用等,这些新型疗法需要行业伙伴之间交流「碰撞」才能擦出火花。我注意到峰会专门设置了相应的环节,并且提供了与投资机构接触的机会。这些都非常有益于行业的发展。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2017 年 8 月,首款 CAR-T 细胞疗法 Kymriah 获得 FDA 批准上市。自此,CAR-T 细胞疗法赛道开始变得热闹、拥挤。但是,6 年时间过去了,CAR-T 细胞疗法的销量距离业内的期待尚有距离。您认为导致导致现状的因素有哪些?CAR-T 细胞疗法未来的商业化之路该如何走?

孙敏敏:CAR-T 作为一种全新的药物形式,在血液流领域的疗效已经通过临床研究以及上市后的真实世界数据证实,同靶点的产品例如 CD19 或 BCMA,CAR-T 的疗效明显优于抗体或 ADC 药物。但 CAR-T 细胞产品的销售在全球不同市场表现各有千秋。吉利德 Yescarta 去年销售额已经突破 10 亿美金。传奇生物通过与强生的合作,其 Carvykti 销售也非常亮眼,今年上半年就已突破 1.8 亿美金。
我非常理解中国目前的医保支付体系可能还无法覆盖这么昂贵的创新药。但在临床证据的支持下,CAR-T 细胞疗法正在从末线治疗向前推进,人们更加愿意为更好疗效的药物买单。而且相关产业上下游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国产化替代的逐步深入、以及智能化生产工艺的应用,CAR-T 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随着 CAR-T 产品的多元化支付体系逐步完善,未来可以考虑医保结合商保共同承担的方式。总而言之,目前中国的 CAR-T 处于商业探索阶段,未来实现销售放量是可以期待的。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如您所说,CAR-T 细胞疗法的未来在实体瘤领域。但实体瘤与血液系统肿瘤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请问,在利用 CAR-T 细胞疗法治疗实体瘤时,需要解决哪些技术上的难题?其中哪些是近几年有望实现突破的?

孙敏敏:CAR-T 细胞疗法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是全世界细胞治疗领域科学家和企业家都在努力的方向。目前还有不少瓶颈要攻克,比如免疫微环境抑制问题、肿瘤抗原异质性问题,避免伤及正常组织等问题。这些都给选择药物靶点和药物设计带来了较大挑战。
短期内,CAR-T 治疗实体瘤取得在血液肿瘤中那样的突破并不现实,但我们也看到,在领域内同仁的携手努力下,这一领域正在不断取得进展。比如,Claudin18.2 的 CAR-T 已在胃癌末线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信随着上述挑战逐一得到解决,CAR-T 治疗实体瘤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2020 年 9 月,易慕峰正式在上海张江启动运营。当时还正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时期。请问,您这一创业决定是基于怎样的考量?易慕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是什么?

孙敏敏:实体肿瘤有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每年有接近 2000 万新发病例,我也经历过亲人朋友因此饱受煎熬和失去生命,做这件突破实体瘤的事情是一件非常正确而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当时正处于疫情当中,但对易慕峰而言,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
天时是指,我经历推动了中国第一个 CAR-T 产品的申报上市过程,对这一领域有着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大环境上,魏则西事件后,中国细胞治疗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起来,为相关领域的创业提供了良机。地利是指,公司选择落地于上海张江,这里有很不错的孵化平台、活跃的资本和人才聚集的优势,能够推动公司快速站稳脚跟并步入发展正轨。人和是指,易慕峰拥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用「化实体瘤为血液瘤」去攻克实体瘤的策略和初心是的大家一拍即合,快速集结研发、临床、注册、CMC 等各条线较为完整的创始团队,有助于尽快将产品推进到临床注册阶段。
易慕峰的愿景是致力于突破实体瘤治疗,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基于我们对实体瘤痛点的经验认知和从临床获益实际角度出发,率先提出了「化实体瘤为血液瘤」的策略。
实体瘤就像敌人坚固的堡垒,很难靠单一「药物武器」攻破,联合治疗可能是最有希望的方向。实体瘤病灶中,可见部分其实不足为虑,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等方法完全可以将其解决掉。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不可见的微病灶以及造成复发转移的循环肿瘤细胞,这才是导致肿瘤患者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针对这一临床痛点,去选择靶点,设计相应的技术平台,并逐步推进临床管线。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请您具体介绍下,在实体瘤的 CAR-T 细胞治疗中,化实体瘤为血液肿瘤的策略是如何在易慕峰一步步落地实现的?

孙敏敏:「化实体瘤为血液瘤」是易慕峰的策略初心,也是公司长期坚持的方向。为此,我们的 IMC001 项目选择了 EpCAM 这个靶点,该靶点是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生物标志物。此前基于该靶点的抗体药物已经成功验证获批,但其中还有一些需要迭代改进的空间。现在我们对 EpCAM 有了更深的认识,并针对末线晚期消化系统肿瘤进行了 IIT 研究,取得了相关数据,找到了合适的安全剂量窗口。
初步结果显示,低中剂量都有 PR 患者,中剂量的 3 例患者给药后存活时间均已经超过 10 个月。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接受中剂量治疗的患者,腹水得到明显控制,从没有任何手术机会的状态回到了有手术指征的状态。这些结果不仅验证了我们创业之初的想法,而且带给患者长期生存乃至治愈的希望。
上文提到的 Claudin18.2 自体 CAR-T 产品 IMC002 也是围绕实体瘤痛点而研发的一款药物,IIT 低剂量的一例晚期胃癌患者通过 CAR-T 治疗后实现了 R0 手术切除,达到了 surgical 的 CR。本品适应症为 CLDN18.2 表达阳性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但不限于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晚期胰腺癌。该药物的 IND 今年 4 月已获得了美国 FDA 和中国 CDE 的批准,已正式启动注册临床试验。
除此之外,易慕峰还打造了一个 Peri Cruiser®的技术平台,旨在降低 CAR-T 中靶脱瘤毒性的创新平台。实体瘤高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在正常组织也有表达,传统 CAR-T 细胞会迁移到正常组织,继而引起毒副作用,即中靶脱瘤(on-target off-tumor)毒性,限制了 CAR-T 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Peri Cruiser®技术通过调控 CAR-T 细胞在体内的组织分布,避免损伤正常组织,同时保留对原位肿瘤的杀伤,以及能够很好地控制肿瘤转移。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您刚才提到了 IIT 研究,这类研究是我国细胞疗法领域开展研究时经常利用的一个手段。您觉得如何将 IIT 研究与后续以注册上市为目的研究相结合,或是如何将 IIT 研究应用至整个上市申报中?

孙敏敏:IIT 研究是中国细胞治疗药物企业的一个政策红利,也是促进产医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和造福患者的福音。我们要用好这一政策,不能违背其初衷。开展 IIT 研究时,必须保障患者第一,保障药物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在动物体内得到验证后再上人体,而且要尽量按照 GCP 的原则去实施 IIT,保留完整可追溯的记录。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好 IIT 研究的优势,为适应症选择、剂量选择以及后续支持注册研究奠定基础。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易慕峰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在疫情时期逆流而上,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企业的高效管理运营。您认为怎样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营策略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请分享您在这方面的见解和成功经验?

孙敏敏:我认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确立一个大家都认可并追求的愿景,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将愿景分解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易慕峰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绩,得益于我们创办之初,就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大家拧成一股绳在各自岗位上快速进入角色,全力推进公司业务,共同为实现公司愿景携手奋斗。除此之外,公司还建立了很好的项目管理制度,做好分工计划,并定期去 check 每一个目标是否按期完成,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要掉链子,将产品又稳又好的推进。

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当下的生物医药行业正在遭遇资本寒冬,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发展环境?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推动公司发展,您有哪些自己的思考?

孙敏敏:相较前几年,由于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的波动以及地缘政治的因素,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也应当看到,前几年的繁荣中包含着一些泡沫的成分,现在正在回归理性。
我始终认为,生物医药是一个刚需行业,易慕峰专注的肿瘤领域更是刚需中的刚需,临床上存在着巨大的未满足需求。行业发展尽管会有短期波动,但长期发展我们持续看好。只要我们坚定地秉持初心,用心打磨产品,加上易慕峰凝聚一支着优秀的能打硬仗的战队,疫情三年我们都迎难而上了,完全有信心顺利度过「寒冬」。
结语
「众擎举易,同心执慕,勇攀高峰」,在这一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易慕峰正坚定地沿循「化实体瘤为血液瘤」之路,寻求实现 CAR-T 治疗实体瘤的突破。孙敏敏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期待能有更多致力于实体瘤新药研发的有识之士与易慕峰一起携手,推动新技术和新产品落地临床,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
点击免费获取,回顾大会议程

免费获取试用账号
免费获取一个永久试用的 Insight 账号,了解更多医药行业数据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