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数据库/医药资讯/第 3 款国内启动临床!ADC 之外,荣昌狂奔「融合蛋白」赛道

第 3 款国内启动临床!ADC 之外,荣昌狂奔「融合蛋白」赛道

2023-09-01 20:10:18本文来源: Insight数据库

8 月 31 日,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荣昌生物 RC198 在国内启动 I 期临床 RC198-G001 试验,针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登记号:CTR20232546)。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下文如无特殊标注,为同一来源)

不过,早在今年 4 月,荣昌就在澳大利亚启动了该项研究(登记号:NCT05867303),并于今年 6 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的入组工作。本次启动的是国内部分。

RC198-G001 试验历史时光轴

在国内,荣昌在今年 4 月向 NMPA 递交了该产品的 IND 申请,6 月 25 日获批(受理号:CXSL2300261),并于昨日首次启动临床。

RC198 全球项目开发进度

RC198 是一款白介素–15(IL–15)和 IL–15 受体 α(IL–15Rα)的 Fc 融合蛋白。

作为白介素共同 γ 链受体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IL–15 是淋巴细胞的强效激活剂,可增强 NK 细胞、CD8+效应 T 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 (NKT) 和其他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存活、细胞溶解作用和迁移,具有广谱抗肿瘤的潜力。

目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荣昌生物共有 9 款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涉及 ADC、抗体类融合蛋白、双抗以及单抗。从数量来看,随 ADC 4 款之后,就是 3 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这 3 款抗体类融合蛋白研发阶段呈阶梯状排列,目前分别处于临床 I 期、临床 III 期以及获批上市阶段。且从适应症领域来看,这三款产品涵盖了自身免疫、抗肿瘤以及眼科三大领域,完美契合荣昌生物在整个研发管线中的适应症布局方向。

荣昌生物 3 款抗体类融合蛋白


   自免领域新星:泰它西普

自免领域的新星泰它西普(RC18)是荣昌生物的首个商业化产品,于 2021 年 3 月获 NMPA 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该药由此成为治疗 SLE 的全球首款双靶标生物新药。

而在刚刚过去的 8 月 22 日,荣昌宣布已完成了泰它西在中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 III 期研究,获得了相关数据结果,并于近日向 CDE 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NDA)

此外,在去年 9 月,荣昌生物宣布其已完成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国内 Ⅲ 期确证性研究,并获得初步数据结果。

NCT05306574 临床试验结果

在 Ⅲ 期国内确证性临床研究完成时,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全球多中心 Ⅲ 期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5306574)正在顺利推进,并于 2022 年上半年在美国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

不仅于此,荣昌正在积极推进泰它西普在 IgA 肾病、干燥综合症 (SS)、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NMOSD)等多种自身免疫疾病适应症的拓展。

泰它西普全球研发进度甘特图

从商业化角度来看,泰它西普作为荣昌核心产品之一,商业化已初显成效。

自获批后,2021 年 12 月,泰它西普就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据荣昌财报显示,2022 年,荣昌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涵盖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 241 个地级市的 1876 家医院。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已完成 495 家医院的准入。

泰它西普在纳入医保后快速放量,2022 年销售约 49 万支,据华泰证券预估,其 2022 年销售额已达约 3.3 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到 2030 年,中国 SLE 药物市场将达到 43 亿美元,其中生物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 32 亿美元,占比高达 74%。而目前仅有 3 款生物制剂获得 FDA 或 NMPA 批准用于中重度 SLE 患者的治疗,其中就包括泰它西普,且具备 BIC 潜力。

仅 SLE 适应症泰它西普或将为荣昌生物创造更多市场增量。而随着诸如 IgA 肾病等其他适应症开发的推进,泰它西普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眼科潜在重磅产品:RC28-E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眼科治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440 亿元,2030 年将达到 1084 亿元,五年翻一番的市场,极具吸引力。眼科疾病领域也一直是荣昌聚焦的三大核心领域之一。

在眼科管线中,进展最快的则是 VEGF/FGF 双靶标融合蛋白 RC28-E,当前已挺进 III 期临床阶段,同时也有望成为荣昌的下一重磅产品。

RC28-E 是荣昌开发的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全球首创 VEGF/FGF 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可同时阻断 VEGF 和 FGF 家族的血管生成因子。RC28-E 独特的结构设计展现了优异的临床疗效,有效避免了单靶 VEGF 抑制剂的缺陷。

此外,RC28-E 的人源化设计可有效延长其半衰期、减少给药频率、减轻患者不适。RC28-E 由 VEGFR1、VEGFR2 和 FGFR1 的胞外结构域与人 IgG1 融合而成,其中 IgG1 片段可以帮助延长药物在血清中的半衰期,因此可以减少给药频率。对于直接注入患者眼内的药物,减少给药频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不适。

在第 38 届世界眼科大会(WOC 2022)上,荣昌披露了 RC28-E 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wAMD)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开放标签单臂 Ib 期剂量扩大试验的积极结果。

结果显示,使用 RC28-E 的患者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视力和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对此前接受抗 VEGF 治疗和 PCV(眼底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均有效。

基于这些结果,今年 1 月,荣昌登记启动了一项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III 期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5727397/CTR20230065)。该试验计划在中国 76 家研究中心开展,目标入组 432 人,今年 4 月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的入组工作。

NCT05727397 试验信息

此外,针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荣昌生物刚于今年 5 月启动 III 期临床(登记号:
NCT05885503/CTR20231225,计划招募 316 名受试者,并于今年 7 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的入组工作。预计于 2026 年 6 月,完成试验主要指标。

NCT05885503/CTR20231225 试验信息

而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正在开展 II 期临床(登记号:NCT04782128/CTR20202586当前已完成受试者的招募工作。

NCT04782128/CTR20202586 试验信息


据华安证券研报预测,倘若 RC28-E 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这两个适应症能在 2026 年初上市,预估 2026 年、2027 年国内销售额合计约可达到 2.1 亿元和 5.41 亿元。

封面来源:企业 Logo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Hebe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国内审评进度、全球新药开发…
随时随地查!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免费获取,立刻解锁




免费获取试用账号
免费获取一个永久试用的 Insight 账号,了解更多医药行业数据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