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拿下 7 大适应症,
信达继续布局免疫疗法
截至此次获批,信迪利单抗已经集齐了 7 大适应症。虽然不是国内获批适应症最多的 PD-1 单抗,其中有颇有亮点:胃癌领域,信迪利单抗是首个获批、唯一进入医保目录的 PD-1;非小细胞肺癌,在覆盖一线治疗之外,也把适应症拓到了其他企业未曾覆盖的 EGFR 突变 nsq-NSCLC。
信迪利单抗获批的 7 项适应症
本次获批是基于随机、双盲、多中心、前瞻性 III 期临床研究 ORIENT-31(NCT03802240)。目前,该项研究的两次期中分析结果都已经发布于顶刊:第一次在 2022 年 7 月 28 日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IF:54.43);第二次在 2023 年 5 月 5 日发表于《柳叶刀·呼吸病学》(IF:102.64)。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第二次期中分析,在意向治疗(ITT)人群中,基于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IRRC)评估,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双达组合」)较标准化疗组在 mPFS 方面获得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延长 ( 7.2 月 vs 4.3 月,HR=0.51;P<0.0001)。在次要终点 ORR 和 DOR 上,双达联合化疗组较化疗组均有提高,与主要终点获益结论一致。
截至 2022 年 7 月 4 日生存分析,化疗组允许进展后交叉治疗延长了化疗组 mOS。与之相比,双达联合化疗方案也显示一定生存获益趋势,OS 为 21.1 个月 vs 19.2 个月,HR=0.98,调整交叉治疗影响后,OS HR 在 0.79~0.84 之间。双达联合化疗在生活质量(QLQ-C30 评分)延缓至恶化时间上亦显示出临床获益。
安全性特征与则既往报道的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无新的安全性信号。
不仅在 PD-1 单抗上稳扎稳打,在整体免疫疗法的布局上,信达也有后招。
LAG3 单抗 IBI110 将在今年读出一线肺鳞癌完整 PoC 数据,并基于此进入新 III 期/关键临床研究;同样在一线胃癌和肝癌方面,也将读出初步 PoC 数据。TIGIT 单抗 IBI939 今年也将读出 PD-L1 TPS ≥50% NSCLC 一线治疗的 PoC 数据,并推向关键临床研究。而对于 PD-1 耐药的群体,信达在早期阶段布局了 PD-1/IL-2 双抗 IBI363,正在开展临床探索。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到医保降价影响,销售成绩相对低迷,但随着新适应症持续放量,在 2023 年度期待信迪利单抗能够打好漂亮的翻身仗。
去年,国产 PD-1 在 FDA 处屡受挫折,这一领域昔日的火热也持续冷却,明星地位轮转到 ADC 手中。不过随着国内药企对海外审评理解逐渐加深,兼之疫情形势也已经逐渐转向平静,今年国产 PD-1 有望达到新的里程碑。
日前,Coherus 刚刚公布了 2023Q1 财报。作为这家生物类似药企业的重要转型产品,来自君实生物的 PD-1 特瑞普利单抗也被该企业寄予厚望作为关键产品推进,Coherus 也披露了关于特瑞普利单抗的最新进展和 23 年预期。
据 Coherus 表示,美国 FDA 已通知该公司将于 2023 年 5 月晚些时候对中国特瑞普利单抗进行生产现场检查,这是此前这款 PD-1 单抗在 FDA 未能在 22 年 12 月 23 日 PDUFA 决定日期如期获批的主要原因。基于此,Coherus 预计特瑞普利单抗将在 2023Q3 获批上市。
这家公司的 TIGIT 单抗同样来自君实生物的授权,将共同成为 I-O 管线中的关键组成。
特瑞普利单抗所申报的鼻咽癌适应症在美国属于罕见癌种,也是 K 药、O 药等前辈尚未踏足的领域。基于这一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特瑞普利单抗有望拿到 FDA 的积极反馈。
而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也是走在行业前列。不仅踏足美国,百济的脚步还跨越了国际市场多个版图。
目前,替雷利珠单抗已经在全球 8 个国家或地区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这些地区包括美国、欧盟、英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巴西等;申报适应症则包括食管鳞癌(ESCC)、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多个重要领域。
FDA 方面,百济透露称将于 23 年 Q2 进行现场检查,并在年内给出审评决议,二线治疗食管鳞癌;澳大利亚和欧洲地区的二线食管鳞癌和一/二线 NSCLC 也将在今年内取得相关监管决定。百济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布局有望使其创新药能够更好满足海外监管机构的要求,为出海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这些企业释放的积极信号,今年很可能成为国产 PD-1 真正的出海元年。兼之今年中国创新药的 License out 授权事件发生之频繁,继泽布替尼和西达基奥仑赛之后,中国创新药将继续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