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24 日,开拓药业发布公告宣称其自主研发的新型靶向雄激素受体(AR)的蛋白降解嵌合体(PROTAC)化合物 GT20029 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和痤疮的中国 I 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即将启动 II 期临床试验。
GT20029 是全球首个完成 I 期临床试验的外用 PROTAC 化合物。

这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I 期临床试验,以评估 GT20029(凝胶和酊)外用局部给药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等特征(登记号:CTR20211363)。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I 期研究中心张菁教授和武晓捷副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PI)。
试验分别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 GT20029(凝胶和酊)的单、多剂外用给药。
结果显示,92 名受试者接受了至少一剂试验用药,其中 68 名受试者接受凝胶,24 名受试者接受酊剂。
GT20029 作为外用药在健康受试者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人体药物浓度暴露水平低。
单次用药后,所有受试者均无体内药物暴露量,所有剂量组的所有样品血药浓度均低于定量下限(LLOQ,0.001ng/mL)。连续 14 天用药后,各剂量组最大血药浓度均值均在 0.05ng/mL 以下。
在安全性方面,试验期间发生的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均为 1 级,没有发生 1 级以上的 TRAE。
GT20029 临床试验结果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http://db.dxy.cn/v5/home/)GT20029 是开拓药业基于其自有的 PROTAC 平台开发的一款靶向 AR 外用 PROTAC 化合物。
临床前研究显示,GT20029 通过降解 AR 蛋白,从而有效阻断 AR 信号通路激活导致的毛囊萎缩微型化作用,抑制毛发变细、变软和脱落,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皮脂腺发育与皮脂分泌。
GT20029 仅在局部产生疗效,通过限制皮肤渗透从而减少全身药物暴露,以获得更好的安全性。对二氢睾酮(DHT)诱导的小鼠模型药效学研究的重复则结果表明,GT20029 可显著减少脱发,且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对丙酸睾酮(TP)诱导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痤疮模型药效学研究的结果表明,GT20029 可显著抑制皮脂腺斑的增大,且有统计学差异。
而此次披露的 I 期临床试验结果则进一步提供了两大关键性数据:
- 药代动力学结果证明 PROTAC 化合物的外用可以浸透进入体内,且体内暴露远低于福瑞他恩(小分子拮抗剂),预示外用时体内安全性可控;
- 重复高剂量(2%)给予外用 PROTAC 化合物未观察到皮肤表面的损伤,证明特异性降解 AR 靶向蛋白的局部安全性,为未来临床 II 期中进行药物有效性观察奠定基础。
开拓药业表示,基于该项临床结果,将尽快确定临床 II 期的剂量,启动相应的临床试验。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除积极推进国内进展外,开拓药业还在同步开展 GT20029 在美国的 I 期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5428449),且已于今年 10 月完成了所有受试者的入组工作,预计于明年 2 月完成试验。目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共有 21 款靶向 AR PROTAC 在研,进入临床阶段的共有 5 款。不过,除开拓药业 GT20029 用于 AGA 外,其余几款均针对前列腺癌适应症。不过,查询开拓药业管线后发现,在 AGA 领域,开拓药业并非布局只此一款,其在研外用 AR 拮抗剂福瑞他恩(KX-826)正在开展用于治疗男性雄激素脱发的中国 III 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13036)和美国 II 期临床试验,以及针对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的 中国 II 期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12684)。此前,福瑞他恩用于治疗男性 AGA 患者的中国 II 期临床试验数据已公布,结果显示:在福瑞他恩 5 mg(0.5% 浓度)BID 组,目标区域头发数量(TAHC)治疗 24 周较基线显著增加 22.73 根/cm2(P<0.001),较安慰剂组显著增加 15.34 根/cm2(P = 0.024)。福瑞他恩 5 mg BID 为 Ⅲ 期临床试验的推荐给药剂量。
且福瑞他恩各剂量组的总体安全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SAE)、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ADR) 及死亡。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目前获批仅有 2 款药物,分别在 1988 年和 1997 年获 FDA 批准上市的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不过非那雄胺存在明显的副作用,而米诺地尔则需要长期用药,平均见效时间需 6-9 个月。此外,度他雄胺于 2009 年、2015 年在分别韩国和日本获批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但考虑到副作用 FDA 仅于 2001 年批准其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从作用机制来看,福瑞他恩有一定的潜在优势。福瑞他恩为局部涂抹外用药物,可通过与标靶组织者中的雄激素竞争结合雄激素受体,从而在局部抑制雄激素及其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的传导。这一机制在阻断信号传到刺激生发的同时,可避免系统性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及因此带来的临床副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除已获批上市药物外,福瑞他恩也是当前开发进展最快的 AGA 化药新药。不过,除化药外,也有企业在布局单抗、多肽等。而在国产企业中,除开拓药业外,科迪生物也有布局 AGA 药物。全球进入临床阶段的 AGA 化药新药(除获批上市药物)来自:Insight 手动整理(如有纰漏,请指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 16 亿人被脱发困扰。国家卫健委调查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脱发人群超 2.5 亿人,其中男性患病率更高约为 21.3%,女性则相对较少约为 6%。据 Market Date Forecast 估计,全球脱发市场规模 2021 年至少达 88.1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将增长至 134.4 亿美元 (约合 896 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8.8%。根据脱发原因,雄激素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和斑秃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前者发病率最高,后者第二。针对斑秃全球约有 1.47 亿患者,中国约有 400 万。此前并未有针对斑秃的药物获批上市,直到今年 6 月,FDA 批准礼来/Incyte 的 JAK 抑制剂巴瑞替尼新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斑秃,成为 FDA 批准的首个斑秃系统疗法(全身疗法)。临床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一接受剂量为 4mg 的巴瑞替尼治疗的患者达到头皮毛发覆盖面积超过 80%,而安慰剂组的数值分别为 5.3% 和 2.6%。>>>首款!礼来口服斑秃新药「巴瑞替尼」获 FDA 批准上市针对斑秃适应症,根据 Insight 数据库,当前全球共有 31 款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化药 23 款;在国内,共有 9 款产品新药在研,而 JAK 抑制剂就有 8 款;从国产企业来看,苏州泽璟生物、恒瑞、科伦药业以及启元生物 4 家企业有所布局,且均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苏州泽璟生物的杰克替尼以及恒瑞的 SHR0302 进展最快,均已进入 III 期临床阶段。来自:Insight 手动整理(如有纰漏,请指正)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查询「斑秃」相关产品布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消息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Insight 数据库的立场,文章观点仅供分享行业见解,请广大投资者谨慎。
编辑:Hebe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免费获取
免费试用 Insight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