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的消息牵动着众人的心,作为潜在首款在美上市的国产 PD-1 单抗,其能否顺利获 FDA 批准上市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其实,近年来有关百济神州的动态也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今天,Insight 将对百济神州产品管线进行梳理。

62 款新药在研
与诺华、安进等多家 MNC 深度合作
当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百济神州共有 62 款新药在研,其中已有 12 款获批上市;3 款处于临床 III 期,距离上市申报仅一步之遥;26 款处于临床 I 期,处于早期研发当中。
百济神州在研新药全球最高进度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
百济目前有 12 款新药实现商业化。包括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帕米帕利 3 款自研产品以及 9 款合作引进的产品。而在临床 III 期的 3 款产品中,也包括自研与合作引进新药。
不过,对于自研产品,百济也会通过海外授权与其他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如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的 TIGIT 单抗 Ociperlimab 由百济神州自主研发,2021 年底,以潜在总额超过 28 亿美元与诺华达成了海外合作。
百济神州 III 期阶段产品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
自研产品海外授权、合作引进优秀项目,当前百济与众多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
目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百济参与的医药交易就有 36 个项目,包括 20 个 License in 项目、11 个 License out 项目以及 5 个境内交易项目。交易趋势呈逐年上升的状态,其中,2020 年和 2021 年交易项目最多,各有 8 个项目。且在 2021 年交易总金额达到峰值,约 66.59 亿美元,为 2020 年的 6.4 倍。
2022 年迄今百济已有两个交易项目,不过,这两个项目均涉及技术平台。可见,近年,百济开始引进相应的技术平台。
百济神州医药交易趋势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
百济 2022 年迄今两个医药交易项目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
而从合作企业来看,百济已与诺华、默克、安进、BMS、BioAtla 以及 Zymeworks 等国内外国家企业达成合作。包括与诺华、Nanolek、默克等企业达成海外授权。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
从交易项目涉及靶点来看,PD-1、BTK、CD3、CD19、HER2 等均有涉及。PD-1、BTK 当然与百济的上市产品替雷利珠单抗以及泽布替尼相关。而 CD3、CD19 均来自于与安进的合作,HER2 则是主要来自于与 Zymeworks 合作的 HER2 双抗 ZW25 和双抗 ADC ZW49。
百济医药交易项目涉及靶点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点击放大,可查看大图)
在百济的交易项目中,共有 4 个项目交易总金额均超 10 亿美元,包括与安进、诺华的合作。而在去年,就有 2 个与诺华的重磅医药交易。
2021 年 1 月,百济神州和诺华达成合作,授予诺华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百济 PD-1 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的权利。此后,两者携手推进替雷利珠单抗在全球的开发进度。
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在 35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20 多项注册性床试验,入组受试者超过 9000 人,其中近 3000 人来自海外。在国内,已经获批 10 项适应症;而在美国区的上市申请已于去年 9 月获美国 FDA 受理,不过由于疫情影响,审评时间延迟。同年 12 月,双方再次共同签署选择权、合作和授权协议,以合作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百济神州的 TIGIT 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ociperlimab)。同时,根据双方签署的商业开发协议,百济神州有权在中国境内指定地区对诺华五款已获批且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进行营销推广和销售。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ADC、PROTAC、mRNA 疗法…
早期管线布局广泛
与已经实现商业化的 PD-1、BTK 抑制剂以及 PARP 抑制剂不同,百济在早前项目中主要围绕 ADC、PROTAC、细胞疗法以及 mRNA疗法来布局。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百济早期新药项目(临床 II 期之前)共 38 款。其中双抗就有 13 款,此外,还布局有 ADC、PROTAC、抗体类融合蛋白、CAR-T 细胞疗法等。靶点涉及 CD3、RAF、HER2、BCMA 等。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早期阶段的 13 款双抗均为与安进合作项目。安进的双特异性 T 细胞接合器(BiTE)免疫疗法通过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靶点,将 T 细胞与癌细胞衔接,促进患者自身的 T 细胞与肿瘤特异性抗原结合,激活 T 细胞毒性潜能并导致癌症细胞凋亡。从疾病领域来看,这 13 款产品中均针对肿瘤领域,且从已披露的靶点信息来看,其中有 12 款均涉及 CD3 靶点,这也是百济早期项目中 TOP1 靶点的来源。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ZW49 是百济于 2018 年 11 月从 Zymeworks 引进的一款 HER2 靶向双抗 ADC ,当前正在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地区开展针对 HER2 阳性肿瘤患者的 I 期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3821233)。当时,同时引进的另有一款同类产品 ZW25,该产品的开发进度更快一些,去年 10 月,ZW25 已在国内启动 III 期临床;12 月,在 SABCS 年会上发布了针对乳腺癌的临床数据。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已在胃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胆道癌等多个癌种开展相应试验。BGB-16673 是百济的第 2 款 BTK 抑制剂,与泽布替尼不同的是,BGB-16673 是一款 PROTAC 药物,以蛋白靶向降解技术为切入点,有望克服 BTK 抑制剂耐药问题。BGB-16673 于2021 年 12 月首次获批临床,2022 年 2 月首次启动临床,当前正在开展一项评价 BGB-16673 用于治疗 B 细胞恶性肿瘤中国患者的1 期、开放性、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登记号:CTR20220399),目标入组人数为 76 人。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v5/home/)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国内企业布局 BTK PROTAC 的较少,进展较快的为海思科的同类产品 HSK29116 已于去年 1 月率先申报临床,成为国内首家。当前正在开展一项国际多中心 I 期临床研究,目标入组人数共 212 人(登记号:CTR20210774)。而百济 BGB-16673 开发进度能否赶超 HSK29116,仍需时间验证。百济目前已拥有 PROTAC 技术(CDAC 平台),研发了新型 E3 连接酶,减少毒性,克服 E3 相关耐药,某些情况下可以做到器官特异性。基于该技术,除 BTK 外,百济还研发了靶向酪氨酸激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TLR、细胞因子、表观遗传等多个通路的 PROTAC 新药。此外,百济也在布局 mRNA 领域,早在 2021 年 1月,百济与 Strand Therapeutics 在实体瘤中开发和商业化 Strand 新型、多功能 mRNA 疗法上达成了合作。此后,于今年 7 月,百济与深信生物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两者将共同推进数个 mRNA-LNP 项目的研发工作。根据协议,百济将获得这些项目所产出的候选产品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此外,百济还将获得深信生物专有 LNP 技术的非独家使用许可,用于支持内部研发工作。免责声明:本文仅作消息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Insight 数据库的立场,文章观点仅供分享行业见解,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免费试用 Insight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