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1 日,信达生物大涨 13.54%,港股市值 448.84 亿元人民币。6 月以来,信达进展飞速,先是两个同领域国产首款品种申报上市,又将眼科产品 IBI324 推入临床。今日,PD-1/IL2 双抗 IBI363 也获批临床用于晚期肿瘤,这是信达首款获批临床的 IL2 产品。
信达生物股价近 5 天变化
来自:Google Financial
据信达生物此前给出的预计里程碑,接下来有望看到 PD-1 单抗一线胃癌适应症获批,冲刺医保;而下半年,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 EGFR 突变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症也有望获批。CTLA4 单抗 IBI310(伊匹木单抗生物类似药)、PI3Kδ 抑制剂 IBI376 预计也将在今年年内申报上市。
来自:信达生物 2021 年报
近期,据 Insight 数据库 显示,信达进展较多的管线主要包括IL2 产品管线、CAR-T 疗法、小分子化药等:
信达生物 2022 年至今最高状态进展的新药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全球新药(http://db.dxy.cn/v5/home/)
IL2 产品管线
IL2 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刺激细胞因子,有望通过扩大 CD8+ T 细胞计数来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因此具备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的潜力。信达拥有两款 IL2 产品组合,其中 IBI363 是进展较快的一款,而另一款同类首创(FIC)PD-1/IL2v/IL21v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IBI-395 还在临床前研究中,预计在 2023 年度启动海外临床试验。
信达 IL2 产品组合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全球新药(http://db.dxy.cn/v5/home/)
IL2 产品组合主要瞄准 IO 治疗失败后的肿瘤患者。IBI-363 保留了 CD25(IL2Rɑ) 活性以最大化疗效和高选择性,同时减少对 Rβγ 结合以降低系统毒性,有望从机制上改善 IO 治疗效果,包括对于 PD-1/PD-L1 耐药的肿瘤以及「冷肿瘤」。在信达 3 月末披露的年报中,IBI363 是将在 2022 年度首次进入临床的 9+ 款产品之一,将同步在中国和海外招募入组病人。IBI-395 同样用于治疗 PD-1 耐药实体瘤患者,已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了有效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信达生物 IL2 组合介绍
来自:信达生物年报 PPT,公众号回复「信达生物」即可下载
CAR-T 疗法
据 Insight 数据库 显示,信达目前已有 3 款 CAR-T 疗法进入临床开发。进展最快的是合作驯鹿生物的伊基仑赛注射液,已经申报上市,这是国内首款申报上市的 BCMA 靶向 CAR-T 疗法。
在今年 2 月和 3 月,两款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的 CAR-T 疗法也已经启动临床:IBI346 同样靶向 BCMA,目前在开展 I 期研究,同样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尚不知采取何种技术平台;CLDN18.2 靶向 CAR-T 疗法 IBI345 则作为攻略实体瘤的先行军,由信达与罗氏强强联合开发,今年 2 月已经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信达生物 CAR-T 疗法管线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伊基仑赛注射液是由信达生物和驯鹿医疗制药联合开发的第二代全人源 BCMA 靶向 CAR-T 疗法。该候选产品以慢病毒为基因载体转染自体 T 细胞,CAR 包含全人源 scFv、CD8a 铰链和跨膜、4-1BB 共刺激和 CD3ζ 激活结构域。这款新药不仅抢先传奇生物在国内申报上市,其注册临床还是全球首个入组既往 CAR-T 治疗失败的受试者的注册临床试验,有望解决这部分无药可医的治疗需求。
而合作罗氏的 IBI345 作为全球首创的通用「模块化」CAR-T 细胞产品,相较于传统 CAR-T 细胞的具有多种潜在优势:
1)通过利用抗体的「靶向标定」作用,放大抗原靶点信号,引导 CAR-T 细胞进入肿瘤并启动识别和杀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