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数据库/医药资讯/恒瑞 2021 年净利润下滑 28.41%,销售人员锐减 3900,PD-1 即将在美国报上市

恒瑞 2021 年净利润下滑 28.41%,销售人员锐减 3900,PD-1 即将在美国报上市

2022-04-22 19:57:51本文来源: Insight数据库

刚刚,恒瑞医药公布了 2021 年度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59.06 亿元,同比降低 6.59%;净利润 45.30 亿元,同比下滑 28.41%;扣非净利润 42.01 亿元,同比下滑 29.53%。



恒瑞表示,利润降幅大于营业收入降幅,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加快研发投入、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产品大幅降价导致毛利率下降等因素。业绩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如下:


第一,面对严峻复杂的竞争环境与产业变革,恒瑞坚定加大研发投入,2021 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 62.03 亿元,比上年增加 12.14 亿元,同比增长 24.3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23.95%,创历史新高,为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期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恒瑞 2021 年度员工人数较 2020 年度减少了 4412 人,主要来自 3900+ 的销售人员减员。


恒瑞医药研发人员情况


第二,自 2018 年以来,恒瑞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 28 个品种,中选 18 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 73%。2020 年 11 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 6 个药品,2020 年销售收入 19 亿元,报告期内下滑 55%;2021 年 9 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 8 个药品,2020 年销售收入 44 亿元,报告期内下滑 37%

第三,国家医保谈判产品价格降幅较大,例如主要产品卡瑞利珠单抗价格降幅达 85%,艾司氯胺酮价格降幅达 68%。2021 年 3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情况,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艾司氯胺酮等新产品销售上量较慢,对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压力。

第四,主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电费、蒸汽费等能源以及其他各项成本也持续上涨。

第五,2021 年初公司员工数量、机构设置与业务发展规模不匹配,造成运营和人员成本高。此外,由于河南特大暴雨灾害、陕西等地区疫情影响,部分重点市场正常医疗活动受限,公司造影剂、手术类以及其他新产品销售受到一定冲击。

同时,恒瑞还发布了 2022 年一季报:


恒瑞自 2021 半年报起开始披露其药品研发管线,包括已上市创新药后续主要临床研发管线、在研创新药主要临床研发管线,以及海外创新药主要研发管线。我们基于恒瑞官方信息以及 Insight 数据库数据,对恒瑞的新药研发做简单介绍。

点击进入公众号卡片,回复「恒瑞医药2021」即可下载相关资料。

   主要研发管线一览

目前,据 Insight 数据库,恒瑞医药已有 10 款上市创新药。管线中有 5 款处于上市申请审评阶段,10 款已进 III 期临床。随着这些药物的快速研发推进,恒瑞的创新药管线将不断有新血液加入。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项目进度模块(http://db.dxy.cn/v5/home/)

恒瑞披露了全部创新药管线的研发状态,详见下图:

已上市创新药主要研发管线:


在研创新药主要临床研发管线:




目前 5 款申报上市的新药中,2 款属于引进产品。按新药平均审评时间来推测,4 款有望在今年年内获批。以首次临床申请时间看,除瑞格列汀之外,其他新药临床开发耗时分布在 5~8 年。

恒瑞医药申报上市的创新药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项目进度模块(http://db.dxy.cn/v5/home/)

而 III 期临床项目的适应症分布广泛,包括肿瘤、代谢、疼痛、自免、近视等,其中 6 项在 2021 年度首次进展至 III 期开发阶段。



   技术平台建设:PROTAC、ADC、基因疗法

在去年 10 月的研发日上,孙飘扬曾提出恒瑞要通过 6 方面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定义创新:①靶点前移:探索全新靶点,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②适应症拓展:充分发掘在研靶点在多种适应症的潜力;③疾病领域全方位布局,形成互补和增益;④建设技术平台,支持深度研究;⑤加强 BD,完善管线,加快国际化;⑥组建海外临床团队,加速产品国际化。

从技术平台上讲,在保障新药发现和临床开发项目的同时,恒瑞已经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包括分子、大分子、核酸药物平台。小分子如蛋白降解剂、多肽、蛋白等大分子包括双抗/多抗、ADC;核酸药物包括 siRNA、mRNA 和基因疗法。


恒瑞的 19 个早期临床阶段的肿瘤领域生物药中,ADC 已经成为了各成分类别中的 TOP1,已公布靶点包括 HER2、EGFR、c-Met。Insight 数据库 显示,7 个新型 ADC 分子(包括恩美曲妥珠单抗类似药)已经启动临床试验,其中 4 款都在 2021 年度首次申报临床,可以说 ADC 是 2021 年度除化药外恒瑞最高光布局的成分类别领域。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全球新药(http://db.dxy.cn/v5/home/)

目前,恒瑞也是国内临床阶段 ADC 项目最多的企业。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全球新药(http://db.dxy.cn/v5/home/)

恒瑞的 PROTAC 平台已有多个项目在研,这一平台的构建启动于 2019 年。截至 2021 年 10 月已经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 7 篇。其中 ER 靶向 PROTAC 药物的专利已经公开。


目前无论从国内还是全球,PROTAC 都处于早期开发阶段,这意味着快速切入布局的企业仍有不少机会。ER 是 PROTAC 药物开发最快的靶点,领军企业 Arvinas 已经与辉瑞达成 24 亿美元合作。

目前恒瑞已经打造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产品管线,2021Q4-2022 计划提交 30+ 个新分子 IND 申请,15+ 个适应症 NDA。



   海外研发投入继续加大,卡瑞利珠单抗美国即将报产

2021 年恒瑞继续加大国际化战略实施力度,报告期内公司海外研发投入共计 12.36 亿元,占总体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 19.93%,打造国际化临床研发团队、布局创新药物国际临床试验的步伐不断加速。

海外创新药管线详见下图:


1、加强海外团队建设。恒瑞在美国和欧洲已建立涵盖医学科学、临床运营、注册、药理、统计、质量管理等多部门在内的完整临床研发队伍,真正掌握了对整体项目进度的实际把控与主动权,实现在研项目的高效率运作与高质量执行,并积极进行新项目的临床研发规划。

目前,恒瑞的海外研发团队共计 170 余人,其中美国团队 104 人,欧洲团队 50 人。海外团队主要成员均是来自罗氏、诺华、辉瑞以及默克等知名药企的中高层人才,拥有丰富的全球化研发经验。

报告期内,聘任 Scott Filosi 先生担任恒瑞美国/欧洲首席执行官,整体负责恒瑞美国和欧洲的运营管理工作;聘任医学领域专家 Joseph E. Eid 博士担任恒瑞美国/欧洲首席医学官,全面负责公司在欧美区域的药品开发和医学事务;聘任 MikeLee 博士、Kiyoshi Hashigami 博士分别担任恒瑞澳洲、恒瑞日本临床研发副总经理,负责建立两地的临床研发团队,推动和支持公司在澳洲及日本的全球临床项目。

2、有序开展创新药临床试验。报告期内恒瑞共计开展近 20 项国际临床试验,其中国际多中心Ⅲ期项目 7 项,并有 10 余项研究处于准备阶段。

恒瑞公司首个国际多中心 Ⅲ 期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国际多中心 Ⅲ 期研究已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项目团队已经启动美国 FDA BLA/NDA 递交前的准备工作,已完成与 FDA 的多轮沟通,计划将在 2022 年递交。基于此项研究,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适应症获得 FDA 孤儿药资格,有望在后续研发及商业化开展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多个项目在美国、欧洲、澳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试验资格,SHR-A1811、INS068、SHR-1819、SHR-1707 等多个产品顺利实现全球同步开发。

3、持续推进海外注册申请。注射用卡莫司汀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批上市,公司已在欧美日获得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在内的 21 个注册批件,另有 1 个制剂产品在美国获得临时性批准。报告期内公司向美国 FDA 递交了 1 个原料药的注册申请,向欧洲和美国递交了共计 6 个制剂上市申请,其他新兴市场也在逐步加强注册力度。



编辑:加一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长按扫码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药品申报、临床、上市、一致性评价…
随时随地查
↓↓ 点击解锁更多新功能
免费获取试用账号
免费获取一个永久试用的 Insight 账号,了解更多医药行业数据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