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数据库/医药资讯/百济神州管线梳理:超 40 款创新药蓄势待发

百济神州管线梳理:超 40 款创新药蓄势待发

2022-03-01 19:08:00本文来源: Insight数据库
2 月 28 日,Insight 数据库显示,百济神州的 BTK 靶向 PROTAC 药物 BGB-16673 首次在国内启动临床(登记号:CTR20220399)。

临床试验登记详情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从 Insight 项目开发时光轴可以看到,这款 PROTAC 新药最早在 2021 年 8 月即在国外启动了临床试验,国内首次 IND 申请则起始于 10 月,推进快速。点此进入 Insight 小程序,了解「BGB-16673」项目详情

BGB-16673 项目关键节点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从 PROTAC 入手,深度开发 BTK 靶点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的当家产品之一,也是首款获 FDA 批准上市的国产创新药。据百济神州近日公布的 2021 年财报显示,泽布替尼去年全球销售额涨速可观,增长高达 423% 实现 14 亿元收入,其中中国区 6 亿元,美国区 7 亿元。

在高速拓展市场的同时,百济仍在持续开发新适应症,在国内于 1 月份连续提交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在国外近日刚刚在欧美也提交了 sNDA 申请

而在泽布替尼建立的优势之上,百济也在继续深挖 BTK 靶点的价值。本次在华启动临床的同靶点 PROTAC 药物 BGB-16673 是百济神州的第 2 款 BTK 靶向药,以蛋白靶向降解技术为切入点,有望克服 BTK 抑制剂耐药问题。

百济神州的 BTK 靶点项目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蛋白靶向降解的核心优势一方面可靶向无酶活性的蛋白,即传统小分子难以成药的靶点,一方面不需要小分子抑制剂强且持续的靶点结合能力,理论上可小剂量实现快速降解。百济神州在去年研发日中曾公布自主开发的 CDAC 平台,即蛋白靶向降解平台,其 MoA 如下图所示(公众号回复「百济神州」即可下载 PPT 资料)


通过利用更广泛、组织特异性的 E3 连接酶,降低剂量限制毒性(DLT),CDAC 平台有望克服 E3 相关耐药,拓宽潜在底物蛋白范围。BGB-16673 作为百济神州首款 CDAC 产品,临床前数据已显示该药可以克服 BTK C481S 突变带来的耐药。


BTK 之外,针对多个实体瘤和血液瘤靶点,广泛的 CDAC 早期项目布局也值得期待。



百济神州临床研发管线全景


Insight 数据库收录了百济神州的 62 款新药管线,其中 13 款已批准上市,自研 + 合作产品均有;3 款处于临床 III 期,距离上市申报仅一步之遥;26 款处于临床 I 期,处于早期研发当中。(*进度均取全球最高进度)

百济神州产品研发阶段分布概况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靶点分布上,由于众多基于 CD3 的双抗项目,该靶点也成为百济新药「最热」靶点;其次是 HER2,主要来自于与 Zymeworks 合作的 HER2 双抗 ZW25 和双抗 ADC ZW49;RAF 靶点则包括处于 II 期临床的 Lifirafenib 和两款临床前二代 RAF 抑制剂。

百济神州在研管线靶点热力图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从各阶段项目来看,临床 III 期的 3 款产品包括 1 款自研和 2 款合作引进新药(详见下图)。其中,TIGIT 单抗 Ociperlimab 由百济神州自主研发,处于同靶点开发的第一梯队,在 2020 年 10 月已经进入全球 III 期临床。2021 年底,Ociperlimab 刚刚以潜在总额超过 28 亿美元与诺华达成了海外合作。

百济神州 III 期阶段产品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而早期开发阶段的项目中有哪些值得期待?根据 Insight 全球新药库统计,I 期 + I/II 期的新药项目共 35 款,其中类别占比最高的是双抗,共有 12 个在 I 期临床开发中;其次是化药,共 11 个,包括今日启动临床的 PROTAC BGB-16673,是百济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临床开发的 PROTAC 药物;单抗项目也不在少数,7 个在 I 或 I/II 期临床开发中。此外,还包括 ADC抗体类融合蛋白细胞疗法,布局广泛。

早期阶段的双抗项目均为与安进合作项目(详见下图)。安进的双特异性 T 细胞接合器(BiTE)免疫疗法通过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靶点,将 T 细胞与癌细胞衔接,促进患者自身的 T 细胞与肿瘤特异性抗原结合,激活 T 细胞毒性潜能并导致癌症细胞凋亡。在与安进的合作中,百济已经将 CD3/CD19 双特异性抗体贝林妥欧单抗推向中国市场。

百济神州 I 期临床的双抗项目(*取全球最高进度)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在单抗管线方面,比重最大的研发项目在肿瘤免疫领域,已经覆盖 LAG3、TIM-3、CTLA4、OX40 等潜力靶点。

百济神州「单抗」管线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国内企业纷纷布局 PROTAC 药物

国内布局 PROTAC 项目的企业目前还比较少,且大部分处于早期临床阶段。根据 Insight 数据库,2021 年 1 月,海思科首先在国内申报了 PROTAC 产品 HSK29116 散,与百济的 BGB-16673 同样靶向 BTK 靶点。这项临床申请在 4 月份获批,同月海思科即启动了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针对复发或难治性(R/R)B 细胞恶性肿瘤,国内计划入组 86 人,国际计划入组 126 人。

海思科 HSK29116 开发时光轴
来自:Insight 数据库 (http://db.dxy.cn/v5/home/)

HSK29116 是海思科研发的 1 类创新化学药,为口服的 PROTAC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可选择性的阻断 BTK 激酶活性、通过调节信号通路干预 B 细胞发育,从而控制各种 B 细胞恶性肿瘤的进展。

目前看来,国内企业在 PROTAC 药物的探索第一站在 BTK 靶点,后续方向可能和全球新药研发最前线一致,针对 ER、AR 等靶点。最快的 PROTAC 项目还处于临床 I/II 期,意味着早布局的企业还有希望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积累优势。

此外,恒瑞、信达也在研发日中披露了对 PROTAC 技术平台的布局。据恒瑞研发日披露,在 2019 年恒瑞已经启动了 PROTAC 平台建设,有多类 PROTACs 在研,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 7 篇。而信达则尚未披露更多信息。


恒瑞开发的 PROTAC 药物靶向 ER,这项专利已经公开(结构见下图左)。



篇幅有限,此处不再延伸赘述。点击公众号卡片,发送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2021,即可下载相应 PPT 资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加一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药品申报、临床、上市、一致性评价…
随时随地查
Insight医药情报助手 交易担保 放心买 进入 Insight 小程序,查询更多
↓↓ 点击解锁更多新功能
免费获取试用账号
免费获取一个永久试用的 Insight 账号,了解更多医药行业数据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