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 月 12 日,恒瑞医药在 JPM 大会上做了报告。
恒瑞医药目前市值 490 亿美元,超过 240 项临床试验进行中,全球雇员超过 20000 人。
15 年来,恒瑞医药的营收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24%,从 2006 年的 14 亿元人民币一路增长到 2020 年的 277 亿元,增长近 20 倍。
研发费用方面,15 年来平均年增长率达到 30.5%,2020 年研发费用 49.89 亿元,占到营收的 18%。
恒瑞医药在全球药企中排名第 38 位。
恒瑞医药有 8 个生产中心,分别位于天津、济南、连云港、苏州、上海、成都、厦门、广州。
恒瑞医药有 16 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波士顿、巴塞尔、北京、天津、连云港、济南、日本、南京、厦门、广州、澳大利亚、苏州、上海(医学)、上海(研发)、武汉、新泽西。共计有超过 4500 名研发人员,数百个候选药物在研。
临床方面完全采用 In-house 策略,更好地保证速度与质量,目前临床团队超过 2000人,超过 240 项临床在进行中。
恒瑞医药建有自己的国际临床团队。
国内研发管线如下。
国外研发管线如下,覆盖肿瘤、自免、代谢、血液病等领域。
恒瑞医药许多研究数据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
差异化产品:BTK 抑制剂 SHR1459
恒瑞医药的 BTK 抑制剂 SHR1459 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已经 License-out 给 TG Therapeutics,自免适应症也表现出很好的疗效。
SHR1459 已经完成几个血液瘤的临床和几个自免适应症的临床。
SHR1459 在 EAE 模型中表现出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潜力,诺诚健华的 BTK 抑制剂 MS 权益即以 9.8 亿美元授权给 Biogen。
差异化产品:硬骨素抗体 SHR-1222
恒瑞医药硬骨素抗体 SHR-1222 采用 IgG4 亚型,OVX 模型中表现出有竞争力的疗效。
在升高 LS-BMD 方面,SHR-1222 在 300mg 剂量水平表现出很好的疗效,有望成为 BIC。
恒瑞医药正考虑探索更高的剂量,即 600mg。
差异化产品:IL-17 抗体 Vunakizumab
恒瑞医药 IL-17 抗体 Vunakizumab 处于三期临床阶段,半衰期超过 20 天。
Vunakizumab 起效更快,240mg 剂量治疗 2 周即可达到 PASI 评分平均下降 50%,而 Secukinumab 需要 3-4 周。
Vunakizumab 治疗 12 周的疗效数据更好(非头对头)。
Vunakizumab 在中轴性脊柱炎(AS)也表现出更好的了疗效(非头对头)。
BD 合作
恒瑞医药也开始进行更积极的 BD 合作,策略合作方面包括与璎黎药业合作开发 PI3K 抑制剂,与天广实合作 CD20 抗体。
国内权益的引进包括环孢菌素、口服抗真菌药 VT-1161(刚刚申报上市)和基石药业的 CTLA-4 抗体。
授权出海的产品包括 PD-1 抗体的韩国权益授权给 Crystal Genomics,吡咯替尼的韩国权益授权给 HLB,PD-L1/TGFβ 双抗的韩国权益授权给 Dong-A。
全球权益的授权出海产品包括 JAK1 抑制剂授权给 Arcutis,BTK 抑制剂的部分全球权益授权给 TG Therapeutics。
全球合作开发的产品包括与 Elevar 合作开发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与启愈生物合作开发 PD-L1/Claudin18.2 + 阿帕替尼的联合治疗。
总结
恒瑞医药的信息公开度在慢慢增加,研发日披露了一些产品的差异化设计(新一代 ADC、长效 TSLP 抗体、IL-17 抗体等),此次 JPM 大会同样重点介绍了几款差异化设计产品(BTK 抑制剂、IL-17 抗体、硬骨素抗体)。在 BD 合作方面,JPM 上系统梳理了对外合作,但没有提及普那布林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