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CDE 官网
吡咯替尼是一种小分子、不可逆、泛 ErbB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继 2018 年 8 月获得有条件批准上市后,吡咯替尼已于 2020 年 7 月获国家药监局完全批准。适应症为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 HER2 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前患者应接受过蒽环类或紫杉类化疗。
目前,恒瑞正积极将吡咯替尼推向乳腺癌各阶段治疗中,包括新辅助、一线、辅助,还在针对其他癌种开展临床。
来自:恒瑞医药半年报,公众号回复「恒瑞2021」即可下载半年报原文件
在今年 6 月 4 日,恒瑞宣布乳腺癌新辅助治疗 III 期临床达到了 tpCR 主要终点,取得成功。这项研究(HR-BLTN-III-NeoBC)是一项评价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对比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术前治疗早期或局部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 III 期临床研究(NCT03588091),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全国 17 家中心共同参与。
主要研究终点是独立评审委员会(IRC)通过病理学评估的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参研中心病理科医生评估的 tpCR、无事件生存时间(EFS)、无疾病生存时间(DFS)、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DFS)、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本研究共入组 355 例受试者,按照 1:1 随机入组,分别接受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治疗组(试验组)或安慰剂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治疗组(对照组),每 21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共 4 个周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或局部晚期 HER2 阳性乳腺癌,在多西他赛和曲妥珠单抗的基础上联用吡咯替尼的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 tpCR 率。目前其临床数据尚未披露。
根据Insight 数据库,吡咯替尼目前启动了 23 项临床,其中包括 2 项 II 期临床和 6 项 III 期临床,涉及到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胆道癌、胃及胃食管交界处癌等多个癌种,并与同企业研发的创新药启动联合用药临床试验。在即将举行的 2021 ESMO 年会上,恒瑞还将公布 Daipiciclib(SHR6390,CDK4/6 抑制剂)联用吡咯替尼二线及以上治疗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的 II 期临床数据。
吡咯替尼项目概况(Insight)
来自:Insight 数据库(http://db.dxy.cn/v5/home/)
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用于乳腺癌治疗的 EGFR/HER2 小分子抑制剂有 lapatinib(商品名 Tykerb)、neratinib(商品名 Nerlynx)和 tucatinib(商品名 Tukysa)。其中,Tykerb 2020 年全球销售额约为 1.68 亿美元、Nerlynx 2020 年全球销售额约为 2 亿美元、Tukysa 2020 年全球销售额约为 1.2 亿美元。
据 Insight 数据库,恒瑞医药今年已经提交了 9 条新药上市申请(以受理号计),包括 2 项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2 项卡瑞利珠单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以及 CDK4/6 抑制剂 SHR6390 的首次新药上市申请,后者为国产首家。
不过由于集采和 PD-1 内卷导致的业绩增长放缓,恒瑞近期股价表现持续低迷。8 月份孙飘扬正式回归之后,恒瑞半个月内连续引进 2 款创新药以补充自身创新药管线,并与自身管线形成协同。今年内这样的交易已经发生过三次,在引进产品的同时,恒瑞还对这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被业内视为恒瑞改变传统研发模式的一个信号:
2 月 8 日,恒瑞宣布与璎黎药业达成合作,获得 PI3Kδ 抑制剂林普利司片的大中华区权益,拟以自筹资金 2000 万美元认购璎黎药业 7,812,500 股 B 系列优先股,交易完成后占璎黎药业总股本的 6.67%。目前林普利司片(YY-20394)已经报产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
8 月 26 日,恒瑞宣布引进万春医药 First-in-class 新药普那布林,交易总额 13 亿元,这款新药在中美均已报产,同时拟以 1 亿元认购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的股份;
9 月 6 日,恒瑞宣布与天广实达成协议,引进三代 CD20 单抗 MIL62,拟作为基石投资人向天广实生物进行约 3000 万美元的股权投资。
除此之外,恒瑞的新药项目后续储备仍然非常丰富。仅 2021 年迄今,恒瑞首次申报临床的新药项目达到 23 个之多,包括 15 款化药和 8 款生物药,生物药中包括 4 款 ADC;从新进临床的创新药项目而言,17 款创新药在今年首次启动临床。两项均为国内企业之首。
点击解锁更多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