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数据库/医药资讯/6 大指标,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发布!

6 大指标,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发布!

2021-06-28 00:00:00本文来源: Insight数据库

6 月 28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指标(2021年版)》,列出了医疗机构使用抗肿瘤药物的 6 大指标,来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指标 1: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



意义:反映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 当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增长时,需评估其用药合理性。 


说明: 


1.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肿瘤疾病诊疗需求制定抗肿瘤药物供应目录,并实现药物使用的分级管理。


2.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不包括止吐药、镇痛药、升白药等辅助抗肿瘤治疗的药物。


3.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

 

(1)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抗肿瘤药物:①药物毒副作用大,纳入毒性药品管理,适应症严格,禁忌 症多,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抗肿瘤药物; ②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③价格昂贵、经济负担重的抗肿瘤药物。 


(2)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除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外的其他抗肿瘤药物。


4.门诊患者同一张处方同时出现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时,应当将该处方同时计入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的处方数中。


5.为便于统计,计算公式中住院患者限制使用级、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医嘱条目数和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医嘱总条目数均以同期出院患者的医嘱(总)条目数计算。


指标 2: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


意义: 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占比与医疗机构诊治的病种范围、 患者病理生理情况及经济能力相关,医疗机构可以利用该指标做自我对照比较分


说明: 

1.同期药物使用总金额是指同期医疗机构全部药品的使用金额。


2.同期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包括门诊患者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和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使用金额。


指标 3:抗肿瘤药物处方合理率



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处方和医嘱用药合理性以及药师处方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指标 4: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及报告率


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管理情况,特别是对抗肿瘤药物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的关注度。


指标 5:使用抗肿瘤药物患者的病理诊断和检测率


意义:使用抗肿瘤药物患者的病理诊断和检测率,即肿瘤患者开始抗肿瘤药物和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前进行组织/细胞学或分子等病理诊断和病理检测的百分率,旨在监控病理诊断和检测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和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指导情况,避免误诊误治和盲目用药。


指标 6: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使用比例



意义:该指标旨在统计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使用的情况。抗肿瘤药物拓展性临床使用包括临床使用药品未注册用法,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


来自:国家卫健委


点击下方卡片,发送消息0628」可以下原始文件

免费获取试用账号
免费获取一个永久试用的 Insight 账号,了解更多医药行业数据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