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辉瑞宣布停止在中国的生物类似药生产,并将此前在中国建设的生产基地出售给国内 CDMO 巨头药明生物。根据辉瑞的声明,这一决定是基于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对国内生物类似药市场的综合分析而作出的。
辉瑞在 2016 年建立了耗资 3.5 亿美元在杭州建立了这一生物类似药生产线。这是该公司的第三个全球生物技术中心,其最初建立的目的是在中国开发上市 3 个生物类似药:罗氏的贝伐珠单抗(Avastin®)和曲妥珠单抗(Herceptin®),以及艾伯维的「药王」阿达木单抗(Humira®)。这 3 款单抗都是重磅炸弹级产品。
然而,中国近几年的生物类似药发展已经过于迅速。2019 年 2 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汉利康®)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生物类似药,打响了第一炮,同年就又有 3 款生物类似药获批:2 款阿达木单抗,来自百奥泰和海正;1 款贝伐珠单抗,来自齐鲁。至今,仅仅两年,已经有 10 款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包括重磅炸弹级产品阿达木、贝伐珠、曲妥珠、利妥昔、贝伐珠等。
这不过是中国生物类似药激烈竞争的冰山一角。根据 Insight 数据库,目前国内已经报产的单抗生物类似药尚有 11 个项目,而处于 3 期临床的达 50 个之多,更不必说更早期临床的项目。甚至,根据此前医保局透露的信息,生物类似药集采的号角都即将吹响。在这时退出国内生物类似药市场,不失为明智之举。
目前,辉瑞和药明暂未披露这一交易的详细财务数据。两家企业预计将在 2021H1 完成这笔交易。
诚心合作,非诚勿扰
PR 稿对接:请加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数据库合作&定制专业报告:
请加微信 yiyaoshujuku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