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安加维®已获得 NMPA 的批准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并由百济神州于 2020 年 7 月 1 日正式开启中国的商业化上市。安加维®也是百济神州和安进公司在 2020 年 1 月达成全球肿瘤战略合作后,首款由百济神州在中国商业化上市的由安进公司生产的药品。
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博士表示:「今年七月,我们在中国正式开启安加维®的商业化上市,令人兴奋的是现在又能将这款药物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相关事件的新适应症带给患者。骨相关事件通常包括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这项新适应症的获批将为国内的患者带来一款预防骨相关事件的新疗法,也是我们不断拓展的癌症产品组合中的一款重要新增药物。」
骨转移一直是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抗癌治疗方法的进步,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及发生骨相关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其中乳腺癌的比例达到 65%~75%,前列腺癌为 65%~75%,肺癌为 30%~40% ,肾癌为 30%, 多发性骨髓瘤更是高达 70%~95% 。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转移」这个词可谓是一个梦魇,骨转移常预示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存期的缩短,而且随着骨转移的疾病进展将带来的一系列骨相关事件,包括病理性骨折、骨放疗、骨手术和脊髓压迫,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骨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及行动能力。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表示:「我们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就应该关注骨健康,治疗中除了控制原发肿瘤,还应该控制骨转移及时合理应用骨改良药物,骨改良药物在治疗骨转移发生过程中,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骨改良药物有双膦酸盐的一代,二代,三代等,现在有新一代的单克隆抗体地舒单抗进入国内,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使用更便捷,相信地舒单抗将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获益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洁教授强调:「骨转移发生率高,对患者影响大,而目前的临床治疗多在发生骨转后,有了症状才开始,这样获得的最终疗效有限,多个国内国际指南都指出骨改良药物在确诊骨转移时就应该使用以预防并减少 SREs 发生。」
安加维®获批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 SRE 是基于共入组 7000 余例患者的四项随机全球临床试验的结果(NCT00321464、NCT00330759、NCT00321620 及 NCT01345019)。在每项试验中,主要评价指标为安加维®对比标准疗法唑来膦酸,能够在首次出现 SRE 时间上展示非劣效性。支持性的次要评价指标分别为能够在首次出现 SRE 时间上、在首次及往后 SRE 时间上展示优效性。在预先设定的治疗晚期乳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以及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其他实体瘤骨转移的综合分析中(p 值<0.0001),安加维®较唑来膦酸,能够显著延长首次出现 SRE 的时间。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中,安加维®在延长首次出现 SRE 时间上不劣于唑来膦酸。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教授评论道:「从作用机制看,地舒单抗能阻断 RANK 与 RANKL 的结合,是目前唯一一款真正意义的骨改良药物,地舒单抗通过与 RANKL 结合,阻止破骨细胞 RANKL 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打破癌症骨转移的『恶性循环』,无论是成骨骨转移或是溶骨骨转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减少骨破坏的目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终身教授沈志祥教授指出:「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中,安加维®从机制上来说,不仅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预防骨相关事件,同时也可能直接抑制 RANKL 介导的骨髓瘤生长和休眠骨髓瘤细胞的再激活,这为本研究中地舒单抗对无进展生存的改善提供了额外的机制上的解释。另外,骨髓瘤相关的肾损伤是经常发生的,已知的增加肾功能不全与减少治疗选择、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之间存在关联,肾毒性是唑来膦酸众所周知的一种副作用,而地舒单抗则不经过肾脏清除,这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显得尤其重要。」
安进公司副总裁兼安进日本亚太地区总经理柯美玲女士表示:「通过我们与百济神州达成的合作,安进公司正在为患有难以治愈癌症的中国患者不断加快肿瘤管线药物的开发。我也想借此机会恭喜我们的团队,庆祝安加维®获批用于骨相关事件预防。我们期待这项新适应症获批有望能够为中国患者的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点击免费获取
试用 Insight 数据库 3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