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是 IBI188(letaplimab)单药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的 1a 期临床研究,本研究共入组 20 例受试者,截止到 2020 年 6 月 18 日,结果显示,letaplimab 完成了所有预设剂量的爬坡,最高探索剂量为 30 mg/kg QW,各剂量组均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整体耐受性良好。
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大部分为 1-2 级,无导致永久停药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此外, letaplimab 单药使用后总体贫血发生率为 15%(3/20),仅一例受试者(5%)发生 3 级一过性贫血,于首次给药当天出现,第 2 天恢复。同时, Letaplimab 单药也在此项研究中观察到了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包括几例患者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疾病稳定。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信达正在中国开展「评估 IBI188 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初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受试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 1b/3 期研究」以及「评估 IBI188 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受试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的 1b/2 期研究」。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https://db.dxy.cn/v5/home)
继PD-1/PD-L1之后又一明星靶点
CD47 是一种广泛表达的跨膜糖蛋白,也称为整联蛋白相关蛋白(IAP),CD47 通过与免疫细胞上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的 N 末端结合,发出「别吃我」的信号,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保护健康细胞不被免疫系统破坏。
近年来,CD47 一直被业内认为是继 PD-1/PD-L1 之后,肿瘤免疫领域的下一个重要靶点,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 CD47 单抗获批上市。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全球已有 24 家企业布局该靶点产品,不仅包括 CD47 单抗,还有针对 CD47 和其它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有十家为国内企业。
数据来源:Insight 数据库(https://db.dxy.cn/v5/home)
不管是单抗还是双抗,在国内信达生物 CD47 靶点产品研发进展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信达布局的另外一款 CD47/PD-L1 双抗也开始 1 期临床研究。
CD47 被业界视为极具潜力,今年 3 月份,吉利德(Gilead)约 49 亿美元收购了专注研发 CD47 通路抑制剂 Forty Seven 公司,这也是吉利德继 2017 年以 12 亿美元收购CAR-T疗法研发企业 Kite Pharma 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收购,这一举动也将 CD47 这一靶点再次推向大众视野。
就在今年 9 月 4 日,天境生物又与艾伯维(AbbVie)就前者自主研发的 CD47 单抗 TJC4(lemzoparlimab)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达成一项近30亿美元的合作。艾伯维将获得 lemzoparlimab 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国家及地区开发和商业化的许可权,天境生物保留 lemzoparlimab 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开发和商业化的所有权利。
上述两起高价合作将 CD47 这一靶点再次带火,同时也向全球市场透露出重要信息,CD47 这一靶点潜力巨大。相信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公布,CD47 这一靶点的候选药物将会带来更多好的消息。
点击免费获取
免费试用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