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苗和血液制品都成为了医药行业的热点板块。疫情不仅加速了两大行业的变革进程,更是对其上下游产业链和投资价值进行了重构。
华兰生物(002007.SZ)作为国内流感疫苗和血制品的双龙头,其投资价值也随着行业重构步伐的迈开而逐渐凸显。
血制品+流感疫苗「双龙头」
华兰生物拥有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业务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等,其中血液制品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等 11 个品种(34 个规格),是我国血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
从同行对比来看,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的品种数量最多,各有 12 个品种。另外,泰邦生物和卫光生物各有 9 种,博雅生物、双林生物分别为 8 种、7 种。
疫苗业务主要由 2005 年成立的华兰疫苗公司负责。目前,已上市的疫苗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 群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
经过 15 年的发展,华兰疫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流感疫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
截至 2019 年底,华兰疫苗共批签发流感疫苗 1293.14 万支(其中四价流感疫苗 835.93 万支,三价流感疫苗 457.21 万支),占全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数量的 42%。其中,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占全国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总量的 87%,为绝对龙头。
2020 年 3 月,华兰疫苗业务引入高瓴骅盈和晨壹启明 20.7 亿战略投资。一个月后,华兰生物又发布公告称,要拆分华兰疫苗独立上市。毫无疑问,在「引入战投+分拆上市」后,华兰生物的长期投资价值将会不断凸显。
另外,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目前共有 7 个单抗品种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其中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单抗正在按计划开展 III 期临床研究,德尼单抗、帕尼单抗和伊匹单抗已经进入 I 期临床研究。
稳健的基本面
华兰生物总营收从 2015 年的 14.7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37 亿元,净利润从 7.8 亿元增长至 12.83 亿元,五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20.24%、10.47%,保持着快速成长态势。
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实现总营收 13.87 亿元,同比下降 1.15%,归母净利润 5.05 亿元,同比增长 0.94%。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09 亿元,同比增长 0.31%,归母净利润 2.64 亿元,同比增长 6.86%,但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由于流感疫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年来主要收入来源于血制品业务。上半年,受益于新冠疫情对静丙的需求增加,使得该品种实现收入 5.25 亿元,同比增长 11.21%。
数据显示,今年 1-8 月静丙累计批签发 929.62 万瓶,同比增长 24%。其中,累计批签发份额最大的依次是天坛生物(25.1%)、上海莱士(17.2%)、泰邦生物(12.3%)、华兰生物(9.2%)、远大蜀阳(7.3%)。
反过来,由于疫情影响手术量下降,患者流量减少,导致白蛋白产品销售不佳,仅实现销售收入 4.6 亿元,同比下滑 9.8%。不过,积压的手术需求在下半年会逐步释放。
华兰生物的产品收入情况
(来源:公司财报)
虽然 6 月份之前没有批签发数据,导致上半年疫苗业务亏损 579 万元。但是,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民众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比往年最佳接种时间(9-10 月)大大提前。自 7 月份开始,流感疫苗接种开始大幅增长。
根据中检院数据显示,今年 1-8 月华兰疫苗三价流感疫苗批签发 70 万支,同比下滑 79%;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 289 万支,同比增长 121%,占比 68%。
对比来看,长春所批签发量为 77 万支,占比 18%;金迪克生物批签发量为 60 万支。毫无疑问,具有先发优势、产能优势的华兰生物,龙头效应更强。
另外,近年来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不错表现。自 2018 年以来,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呈现下滑态势。
今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为 6.17%,同比下降 1%。这也使得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毛利率为 59.74%,同比提升 0.5%,净利率为 36.44%,同比提升 0.93%。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 7956.6 万元,同比增长 16.67%,研发费用占比 5.74%。
流感疫苗放量在即
目前,在内因(流感接种季、大众健康和疾病防控意识提升)和外因(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的双重影响下,流感疫苗的市场需求直线上升,呈现出预订火爆、供不应求的局面。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的流感疫苗销售会大幅放量。
根据国信证券研报显示,2019 年全国流感疫苗批签发约 3000 万支,四价流感疫苗占比约 30%。在中性假设下,每年约需要四价流感疫苗 1 亿剂、三价流感疫苗 4000 万剂,假设在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四价流感疫苗价格下降至 40-60 元左右,对应每支 15-25 元的净利润,则四价流感疫苗每年的利润空间约 15-25 亿元。长期来看,预计华兰将占据四价流感疫苗 50% 以上市场份额。
但与此同时,现有竞争对手金迪克、长春所在不断抢占着市场份额;上海所已提交四价流感疫苗上市申请,获批在即。还有,智飞生物、成大生物等 6 家企业已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会在不久的将来参与竞争。
这就意味着,未来流感疫苗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回归良性,无疑会给华兰生物的业绩和股价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除了季节性爆发的流感疫苗和血制品业务稳健增长之外,单抗新药的获批上市将会是未来公司业绩的重大突破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Insight 数据库的立场,文章观点仅供分享行业见解,请广大投资者谨慎。
点击免费获取
微信申请试用 30 天